就在上周,一个刚拿到某大厂offer的师弟兴冲冲地跑来问我:“学长,我是不是毕业五年,就能像传说中那样,拿到年薪百万了?” 看着他那张既兴奋又夹杂着一丝不安的脸,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。那时候,我也刚从象牙塔里出来,手握几份光鲜的offer,觉得未来一片坦途,而“年薪百万”这个数字,就像是游戏里最闪亮的那个装备,是证明自己、让父母骄傲最直接的方式。 十年过去了,我在中环的写字楼里见过凌晨四点的维港,也在北京后厂村的会议室里熬过无数通宵。我身边有的人,三年就实现了这个目标,然后迅速燃尽、转行;有的人,至今还在门槛外徘徊,焦虑不安;还有的人,拿到了,却发现付出的代价远超想象。糖心 在我们一头扎进具体路径之前,你必须先想明白一个底层问题:凭什么这些工作,愿意付给你一百万? 这不是老板发善心,也不是你名校毕业就应得的,这背后是冷酷的商业逻辑。想通了这一点,你才能理解这份钱的“重量”。在我看来,所有百万年薪的工作,都离不开三个关键词:杠杆、壁垒、溢价。吃瓜黑料
|